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优秀少年儿童电视“金童奖”评奖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2 19:10:47  浏览:846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优秀少年儿童电视“金童奖”评奖办法

广电部


优秀少年儿童电视“金童奖”评奖办法
1991年4月19日,广播电影电视部

为进一步繁荣少年儿童电视节目,鼓励少年儿童电视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评选项目
常设评奖项目:
(一)优秀少儿专题节目奖
(二)优秀少儿文艺节目奖
(三)优秀少儿短剧与小品奖
(四)优秀美术片奖
(五)优秀少儿电视栏目奖
每项均设一、二、三等奖。
临时增设项目:
(一)根据当年电视节目情况,可增设以下单项奖:
优秀少儿节目编辑奖、导演奖、摄像奖、主持人奖、美术设计奖、音乐奖、展播奖等。
(二)必要时,亦可增设特别奖、荣誉奖、鼓励奖。
以上各项奖均不求全,视情况而定。
第二条 评选范围
“金童奖”限于18岁以下少年儿童为对象的节目。
参加评选的节目必须是该年度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参加各单项奖评选的必须是该年度有节目的创作人员。
第三条 评选组织
“金童奖”的评选工作委托中央电视台承办。设立评选委员会,负责节目评选工作。
第四条 评选办法
(一)“金童奖”每年评奖一次。
(二)由各电视台和单位(含港、澳、台)按比例自行推荐节目及各单项奖的创作人员。
(三)全体评委审看节目,经过充分酝酿,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各类获奖名次。
(四)评选结果,报广播电影电视部审定。
第五条 授 奖
以部的名义授予各项获奖个人或单位证书。颁奖的具体组织工作,委托中央电视台办理。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

文化部办公厅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各计划单列市文化局:

  《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2009年9月8日以文化部令的形式颁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现就贯彻实施《办法》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文化系统和相关文化单位学习、宣传、贯彻。《办法》的颁布,对于提高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和服务水平,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管理纳入科学化、法制化轨道,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特别是县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办法》颁布的重要意义,认真制定本部门学习、宣传、贯彻《办法》的工作方案,组织文化系统和相关文化单位集中一段时间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办法》活动,并将学习《办法》与学习其它农村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政策法规结合起来,使文化系统干部职工,特别是县乡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站从业人员熟知《办法》,全面掌握有关条文内容,准确掌握《办法》的各项规定,从而进一步增强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相关文化单位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把乡镇综合文化站建好、管好、用好,切实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将学习、宣传《办法》纳入基层文化队伍培训计划,作为文化站长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和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组织县级文化行政部门、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从业人员认真学习《办法》和相关政策法规,全面掌握文化站相关政策知识,明确文化站的职能和任务,认真落实《办法》的各项要求,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服务。

  三、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和宣传渠道,加强《办法》的宣传工作。各地要积极与新闻媒体等进行沟通,通过报纸、电视台、电台、互联网等播发消息,或开展专题宣传报道,重点宣传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乡镇文化站岗位上默默奉献、做出突出成绩的文化站和文化站工作队伍,让广大基层群众了解文化站,理解和支持文化站的工作,并积极参与文化站开展的各项活动,更好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各级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要通过板报、橱窗等方式,在设施场所的显著位置公布《办法》内容,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办法》的各项规定和主要内容。要通过宣传,使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明确职责和任务,使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更加关心、支持文化站建设,积极营造文化站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根据本地实际,加紧制定本地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政策法规。《办法》针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文化站规划建设、职能服务、经费保障、人才队伍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根据《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加紧制定本地贯彻落实《办法》的有关规定,严格落实《办法》各项规定,切实加强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和管理,保障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顺利开展。

  五、按照《办法》和有关农村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政策法规,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各省(区、市)文化厅(局)要在2009年12月31日前,组织一次全省(区、市)贯彻落实乡镇综合文化站相关政策法规情况的专项检查工作,对照《办法》和相关政策法规,查摆不足和困难、问题,提出督查意见,以及本地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各省(区、市)文化厅(局)要根据本地工作实际制定贯彻落实《办法》的具体方案,并与专项督查报告一并于2010年2月1日前报送我部社会文化司。

  特此通知。



                       二○○九年十月十六日



广州市客运口岸管理规定

广东省广州市政府


广州市客运口岸管理规定
广州市政府


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广州市客运口岸的管理,保证口岸安全畅通,提高口岸综合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航空、铁路、港口的客运口岸。
第三条 广州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是本市客运口岸工作的管理机关,负责管理和协调处理各客运口岸工作。并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
第四条 口岸管理区(以下简称管理区)是旅客、行李物品及交通工具办理出入境手续的场所。各口岸管理区范围的具体划分,由市口岸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划定,报省口岸办公室审批。管理区内分隔离区、监护区。
隔离区的范围是:进出境的月台、码头、入境候检厅、出境候船厅,旅客、行李物品检查场,免税商店,检查检验单位现场工作、办公场地,应急通道和运输工具,服务人员办理进出境手续的通道和场所等。
监护区的范围:出境候检厅、入境旅客的银行兑换厅以及有关通道。
第五条 新口岸管理区的规划、建设,现有口岸管理区的改造、新增建设项目等,按《广东省客运口岸管理暂行规定》(粤府口〔1989〕102号文件)规定办理。
第六条 管理区的治安秩序,按下列分工进行管理:
(一)各单位的办公、工作场地由各单位负责;
(二)公用场地及通道、月台、码头由驻口岸边防检查站负责。遇突发事件或意外事故需紧急疏散人员时,由边防检查站现场人员统一指挥;
(三)口岸关闭时由管理区的保卫部门负责;
(四)管理区旅客出入口以外地方应划定旅客疏运场地,由当地公安部门负责治安管理。
口岸有关单位的保卫部门应积极配合,互相支持,共同搞好管理区的治安、保卫工作。
第七条 进入管理区的人员,必须着装整洁。衣冠不整者,执勤人员有权拒绝其进入。
检查检验单位的工作人员,凭本部门的制服、标志进出。
口岸办公室工作人员,凭本市口岸办统一制作的标志进出。
驻口岸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包括:运输、商业、服务部门的职工)凭边防检查站发给的出入证件进出。
第八条 有外事接待任务的单位及旅游部门因工作关系,确需派人和车辆进入管理区的,须事先提出申请,经其主管部门加具意见后,送边防检查站审核发给有关证件方可进入。
因业务关系需进入管理区与检查检验部门联系工作的,凭各检查检验单位开具的报关单、报验单进入。业务联系较频繁的,可按上款规定申领出入证件。
第九条 有关单位迎送国家规定给予贵宾礼遇的外宾时,应将迎送计划及人员名单,事先送交边防检查站、海关、卫生检疫机关、动植物检疫机关及口岸办公室,进入月台(码头)人数应严格控制,以保证联检工作顺利进行。
第十条 管理区内各检查检验单位的上级机关工作人员,需到管理区内视察、检查工作的,须由该检查检验单位派员陪同进入。
第十一条 获准进入管理区的外单位工作人员,应在指定范围内活动,并自觉遵守外事纪律和有关规定,服从执勤人员管理。
第十二条 客运口岸应在规定的开放时间内,对出入境的交通工具、人员及行李物品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因突发事故,需延长或停止开放时间的,应及时向口岸办公室报告。
交通工具加班营运或变动运行时刻的,营运部门须提前十五天向口岸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
第十三条 客运口岸增开新航线(班),营运部门必须经其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提前三十天向市口岸办申报。申报内容包括交通工具基本条件、近二年客运量情况、经济效益、发展前景预测材料等。
第十四条 各联检单位实施检查时,应贯彻“一次开包检查”的原则。在海关检查场统一开包检查的,应在海关统一指挥下,各自根据业务范围进行处理。对海关不需开包检查的卫检、边检、动植物检的重点对象,也可直接开包检查,但必须以一次为限。
第十五条 旅客在口岸现场病倒时,卫生检疫部门应立即进行检疫。如非传染病,应由接待单位或开港单位派人送医院急救。如患病旅客未办入境手续,边检、海关应分别将其有关证件、行李物品暂时封存,待患者病情缓解后补办手续。如属传染病的,由卫生检疫部门按规定处理。
旅客在口岸现场因病死亡的,卫生检疫部门应立即进行检疫。如非传染病的,应由开港单位迅速通知当地公安派出所,出具死亡证明书。并与有关部门联系,做好善后工作。如属传染病的,由卫生检疫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六条 旅客在交通工具内遗留的物品,必须由联检单位作例行检查后处理。如属夹带货币、金银首饰、文物、珠宝、反动黄色刊物、画片和毒品等贵重或其它违禁物品的,一律交海关按有关规定处理。对枪枝、弹药、凶器、爆炸物品等危险品应交边防检查站处理。对动植物及其产
品和其它检疫物,应交动植物检疫机关处理。对微生物、人体组织、生物免疫制品,血液及其制品应交卫生检疫机关处理。
第十七条 在口岸现场工作的人员,应自觉遵守外事纪律和有关规定,着装整洁,举止端庄,工作热情,服务周到,文明检查,礼貌待客,忠于职守,廉洁奉公,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权益。
第十八条 在管理区公共场所内所悬挂的路标、指示牌、单位名牌、业务宣传栏和商业广告栏等,由口岸办公室统一规划,在指定的地点和位置悬挂。
第十九条 口岸办公室应加强对口岸管理区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工作的领导。统一规划,分工负责,完善制度,驻口岸卫生检疫机构对管理区卫生工作应负起监督和指导责任。
管理区应设置专用的焚烧、处理垃圾的设备,对抵达口岸的交通工具和管理区内的垃圾,应在卫生检疫部门监督下,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二十条 管理区内各检查检验单位办公、工作和检查场地的水、电、电话费,按国务院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一条 口岸办公室对口岸各单位之间出现的矛盾,应负责协调处理,必要时可作出仲裁决定。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未经允许或超越指定范围进入管理区活动的,由边防检查站给予警告、扣留以至没收进出管理区证件的处罚;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理;违反海关、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规定的,由海关、卫生检疫、动
植物检疫部门按各自职责依法处理。
第二十三条 各客运口岸可根据本规定,结合口岸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报市口岸办批准实施。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1992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