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渭南市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2:35:46  浏览:966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渭南市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的通知

陕西省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渭南市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渭南高新区、经开区,卤阳湖、华山景区管委会:
  《2011年渭南市应急管理工作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应急管理工作争先创优的关键一年。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要根据《2011年渭南市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科学安排本地区、本部门(单位)2011年应急管理工作,狠抓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全面提升我市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二○一一年一月六日

  2011年渭南市应急管理工作计划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及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以提高应急能力为核心,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的应急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全市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推进和谐渭南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即将出台的《陕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修订《渭南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做好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和演练工作,组织开展预案演练观摩活动,完善演练方式,不断增强预案的实用性、可操作性。
  3.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关应急响应措施,切实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处置工作。
  二、健全监测预警机制
  1.对各类危险源、危险区域和因素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建立隐患排查信息数据库,落实防范措施,及时排查事故隐患。
  2.建立突发事件监测制度,完善监测网络,扩大监测面,不断提高监测水平。
  3.建立突发事件预警制度,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手段,及时发布、通报预警信息。
  三、加强信息报送工作
  1.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建立健全值班检查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全市政府值班系统24小时联系畅通。
  2.规范信息报送工作,培训值守人员,提高研判水平,及时、准确上报各类突发事件信息。对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程中失职、渎职情况严格处理。
  四、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1.继续做好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培训、演练工作。推动有关部门、单位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人身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应急管理专家组的作用。
  2.完善应急物资储备调拨制度,出台《渭南市应急物资征用办法》。
  3.完成渭南城区及各县市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在渭南城区新建1-2个应急避难场所,制定市朝阳公园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办法。
  4.健全应急保障资金投入和拨付、监管制度,加强应急队伍和相关单位应急设备和装备配备。
  五、加快建设应急平台
  1.大力推进市政府应急平台建设。落实建设资金,建成市级移动应急平台,完成现有应急指挥场所改造工作,基本完成市政府应急平台一期建设任务。
  2.加强全市应急平台建设的指导。确定1个县(市、区)开展县级应急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督促、指导有关部门加快专业应急平台建设。
  六、做好应急科普宣教工作
  1.拓宽培训途径。举办第二期县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班,提高领导干部的应急决策和指挥能力。对各级应急管理干部进行业务培训。
  2.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建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周等活动。通过省应急管理网站、市政府门户网站,加大应急管理知识宣传力度。继续推进《陕西省公众应急指南》进家庭活动。
  七、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1.健全应急管理体制。继续加强县级政府及市直部门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建设,充实人员,明确职责,完善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作用。
  2.深化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指导、督促各县、市、区按照“四进五有”要求,抓好乡镇、社区(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的应急管理,建设12个市级应急管理示范点,总结推广示范点的经验,带动基层应急管理上水平。
  八、编制全市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
  成立全市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由市应急办会同有关单位,2011年 7月前完成编制工作,确定应急重点建设项目。
  九、完善区域合作机制
  建立健全信息通报、联合演练、资源共享、联合培训、学习交流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地市的应急合作与交流。与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市建立应急管理联动机制。
  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从2011年开始,在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年初市政府印发应急管理工作任务,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做好年度工作安排,市应急办加强督促检查,推进工作落实。出台《渭南市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按照客观公正、民主科学、注重实效的原则,依据办法对县市区政府及市政府工作部门进行考核,通报考核结果,表彰先进,并将考核情况纳入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之中。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大连市食品放心工程实施办法

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政府


大连市人民政府令
 
第10号


  《大连市食品放心工程实施办法》业经2000年10月12日大连市人民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代市长 李永金
                          
二000年十月十八日


            大连市食品放心工程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食品生产和销售的卫生、质量管理,推进食品放心工程的实施,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食品放心工程,是指政府有关主管机关通过对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整顿和规范管理,使其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在质量上、卫生上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让消费者放心的工程。


  第三条 在大连市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不含农村部分,以下简称市内四区)从事各种主食制品、鲜冻肉品、熟肉制品、豆制品、调味品、鲜奶制品及其他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主副食品生产、销售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大连市食品放心工程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食品放心工程的领导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商委、经委、卫生局、技术监督局、工商局、公安局等部门,共同做好食品放心工程的实施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商委,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第五条 食品放心工程实行《大连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产品目录》(以下简称《企业、产品目录》)制度。
  生产、经营本办法第三条所列食品的企业(含厂、点、柜台,下同),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列入《企业、产品目录》;
  (一)依法取得生产、经营食品所需的各种卫生、质量等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二)有产品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技术监督部门批准的企业标准);
  (三)有完善、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
  (四)具备包装、分装条件的产品应包装、分装;
  (五)其他应具备的条件。


  第六条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申请列入《企业、产品目录》,应由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持有关证照、产品标准、工艺流程、操作规程等有关材料(其中食品生产企业还须报送生产食品的样品),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请。 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在接到全部申请材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于以登记并列入《企业、产品目录》;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予登记并说明理由。
  外省、市生产的属于本办法第三条所列食品在本市销售的,应按上款规定申报登记列入《企业、产品目录》。


  第七条 《企业、产品目录》由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并印发到食品批发、零售单位。


  第八条 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企业、产品目录》应每年复核一次,并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经复核或日常检查不合格的,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仍不合格的,将其从《企业、产品目录》中撤销,并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 已经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其《企业、产品目录》的登记工作自本办法发布施行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
  新开办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企业、产品目录》登记工作,要在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个月内办理。


  第十条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被列入《企业、产品目录》的,可按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规定,使用列入《企业、产品目录》的证书并进行宣传。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冒用列入《企业、产品目录》的证书。


  第十一条 食品生产企业应讲究卫生、文明生产,并逐步采用先进设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的食品应有专门盛装器具和专业运输车辆,并定期清洗消毒。


  第十二条 单位和个人批发、零售本办法第三条所列食品,应是被列入《企业、产品目录》的食品。


  第十三条 生产、经营食品的企业和个人,应在其生产、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悬挂或张贴《企业、产品目录》的证书,便于识别。


  第十四条 销售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应按环保、卫生要求改进经营设施和经营环境,提高卫生水平,防止食品销售中的二次污染。零售的食品必须摆放在柜台内销售。


  第十五条 领导小组要将生产有规模、市场有影响、经营有特色、消费有信誉的放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作为食品放心工程的典型示范企业。要开发带有地方特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实力,深受消费者欢迎的放心食品,推出、宣传其产品品牌。


  第十六条 本办法实施后,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有关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人进行整顿。对不符合规范条件的,要责令其限期整改;达到规定标准的,经申报为其列入《企业、产品目录》。不整改或经整改达不到规范条件的,不允许列入《企业、产品目录》;整顿中发现无证或违法经营的,一律取缔。


  第十七条 认真执行本办法,在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政府或领导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销毁食品,并由商品流通主管部门处违法所得3倍以内(最高不超过3万元)罚款,无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罚款:
  (一)生产、销售未被列入《企业、产品目录》食品的;
  (二)采用虚假材料骗取列入《企业、产品目录》登记或冒充列入《企业、产品目录》食品的;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涉及其他行政管理机关权限的,由有关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实施行政处罚,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程序执行;实施罚款处罚,应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款票据,罚款全部上交财政。


  第二十一条 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工作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秉公执法。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给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失的,应依法赔偿;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甘井子区农村部分、旅顺口区、金州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县(市)食品放心工程的实施,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食品放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关于进一步规范管理《社会保险审计检查证》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关于进一步规范管理《社会保险审计检查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近年来,一些地区发放《社会保险审计检查证》(以下简称《检查证》)
过程中,存在发放范围过宽、申领人员过多、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影响了社
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和社会保险费征缴稽核工作的有序开展。为进一步完善《
检查证》发放办法,规范申领工作程序,切实管好用好基金,现就有关事项通
知如下:

一、《检查证》发放对象

《检查证》是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监督人员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稽核人
员从事检查工作的专用证件,各级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的监督人员和社会保
险经办机构的稽核人员均可申领《检查证》。

二、《检查证》发放程序

申领人员必须参加统一考试。考试由劳动保障部基金监督司会同劳动保障
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拟定试题,各省、区、市劳动保障厅(局)基金监督处
会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组织考试。考试合格者由所在单位提出申领《检查
证》的申请,同级劳动保障部门基金监督机构办理申请登记手续,经省、区、
市劳动保障厅(局)审核后,由劳动保障部统一发证。

三、《检查证》管理

《检查证》由劳动保障部统一印制,劳动保障部基金监督司负责颁发和管
理工作。各省、区、市劳动保障厅(局)基金监督处负责组织实施,并按规定建
立证件管理档案,实行统一集中管理,报劳动保障部基金监督司备案。

《检查证》有效期为 3年,有效期满应及时申请换发新证。再次领取者需
要重新考试和申请。各省、区、市劳动保障厅(局)基金监督处每年 1月组织年
检,合格者加盖印章,不合格者收回证件,报劳动保障部基金监督司备案。

《检查证》统一编号确定为 8位代码,其中省级代码(附后)由劳动保障
部基金监督司确定,地级代码、县级代码及顺序号代码由省、区、市劳动保障
厅(局)基金监督处确定。

《检查证》由持证人员妥善保管,如有遗失,应及时向省、区、市劳动保
障厅(局)基金监督处报告并申请补发。持证人员调离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检
查岗位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稽核岗位,或发生其他不适合继续担任监督和稽核
工作的情况,省、区、市劳动保障厅(局)基金监督处应立即收回证件并报劳
动保障部基金监督司备案。

各地要按照以上要求,认真组织申领人员考试,严格审核申领人员资格,
切实加强证件管理,确保《检查证》发放工作规范有序。

二○○二年五月二十三日

省级代码表

省、区、市 省级代码

北京市 112

天津市 123

河北省 134

山西省 145

内蒙古自治区 156

辽宁省 217

吉林省 228

黑龙江省 239

上海市 3110

江苏省 3211

浙江省 3312

安徽省 3413

福建省 3514

江西省 3615

山东省 3716

河南省 4117

湖北省 4218

湖南省 4319

广东省 4420

广西壮族自治区 4521

海南省 4622

重庆市 5123

四川省 5224

贵州省 5325

云南省 5426

西藏自治区 5527

陕西省 6128

甘肃省 6229

青海省 6330

宁夏回族自治区 64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53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66